Pages

Tuesday, June 23, 2020

再簡單的工作都有學問──想錄取,你得先答對這題 - Yahoo奇摩新聞

kokselama.blogspot.com

作者:陳怡潔/在倫敦醒來 

最後一天上班,繳回戴了兩年的名牌和口哨,從學校走出來,沉重的鐵門在身後關上,我的心中百感交集。

自從離開旅遊公司、成為全職媽媽之後,這是我的第一份兼職。當初是因為兩個孩子都上學後,想要善用孩子在校的時間,又懷念職場與人的互動,我有了到學校工作的想法。 

在英國學校裡,有一個很特別的職位,叫做 " Midday Meals Supervisor ",中文大概可以意譯為「午餐導護」。 職稱可能視學校稍有不同,但是工作性質大同小異,就是午休時,代替教職員監護學生的人身安全。

因為主要是負責午休時間,所以時數不多,一般大概是一至兩小時之間的兼職工作。這個工作要求的學經歷不高,也不需要教育背景,會做這個工作的,絕大部分是有學齡孩子的媽媽,趁孩子上學出來工作貼補家用或是打發時間──孩子上學媽媽上班,學校假期媽媽跟著放假,完全可以照顧家庭,所以是地方媽媽界熱門的兼職工作,也是學校工作的入門磚,很多人會由這個職位進階到 Teaching Assistant(助教)。

再簡單的工作,都有一定程度的專業

剛開始申請這個工作時,我覺得以我的學歷和工作經驗,根本輕而易舉。學校工作雖然是由學校招募,但是真正的雇主是 Council(地方政府),所以算是公職。 公職不接受 CV,只能填制式而繁瑣冗長,卻又每校版本不同的申請表,所以光是填表就花了很長的時間。

申請表寄出去後,我很快地接到某間女子中學的電話,請我去參加「面試日」──這不只是一般面試,還有多關的測驗,所以需要一整天。上午先筆試(測試英語讀寫能力)和學生面試(由學生組成的面試小組問問題),午餐前刷下一半申請者,下午再由校長,行政主任,人事經理一起正式面試。

我順利的完成一整天的面試,自覺在其他只有中學畢業的候選人中鶴立雞群,學校沒有理由不錄用我。沒多久,我接到人事經理的電話,告知我沒有錄取,我驚訝的追問為什麼,答案是:「妳的經驗不足。」我愕然心想:「這不就是學校的入門工作嗎? 需要什麼經驗呢?」第二個面試是在一間小學,結束一般的面試後,還考了簡單的英數能力,我三兩下寫完交卷,非常胸有成竹──沒想到我還是因為「經驗不足」這個理由敗下陣來。

我氣餒的對在學校工作的朋友提起這兩次面試,她問我有哪些問題、我又怎麼回答。很快地,她發現我在「Child Protection(兒童保護法)」相關問題上犯了錯:在英國各級學校裡,有指定的兒保負責人──通常是校長、副校長和資深老師,如果有孩童向成人提及被施暴、霸凌,或是其他危及身心健康的狀況,一定要馬上通報處理,非相關人員嚴禁追問詳情或引導孩童對話。

兩次面試裡,我都被問到如果有學生向我吐露遭受侵害,我會怎麼處理。我直覺地以為我應該先確認是否屬實再通報,就是在這個問題上,我犯了大忌。 正確的答案是:「冷靜聽完學生的話,不追問任何細節,事後立即通報負責人員。」

再怎麼簡單的工作都有它的學問,學到了關鍵的這一點後,第三所學校的面試我虛心以對,把面試當作學習的機會,沒想到離開不到 10 分鐘,人事經理就打電話來,請我過完年後去上班。 於是我在完全沒有教育背景下,開始了這份午休導護工作。

15 人 Midday 團隊,管理 400 個學生

這個學校一個年級兩班,六個年級加上 Reception(小一前的預備班)和 Nursery(更小一歲的幼幼班),總共有 400 多個學生。學校只有我一個華人,我所屬的 Midday Supervisors(以下簡稱 Midday)團隊有 15 人,除了我之外,全部都是包著頭巾的穆斯林太太。剛上班的前幾週,因為對穆斯林名字不熟悉,花了一段時間才把大家的名字記起來。

英國學校裡,學生對女性師長通稱 Miss/Mrs.,男性則是 Mr/Sir.,其後加姓氏。(依各校校風不同而定,也有少數學校不用尊稱,直接叫老師名字的。)未婚女老師理所當然是 Miss 加本姓,婚後可以選擇繼續使用原來名字,或是改為 Mrs. 加夫姓。 雖然我已婚,但是一直不太習慣用夫姓自稱某某太太,加上 Midday 同事都以 Miss 加名字相稱,所以我也跟著她們,讓學生稱呼我 Miss Yi-Chieh,而不是 Miss Chen(後來我才知道這是因為同事們很多都姓 Begum,為了避免混淆,大家才用名而不是以姓稱呼)。

因為學校大,我們 Midday 要內外(食堂和操場)兼顧,所以大家每週輪班負責不同的區域,四個人在食堂裡管理秩序,維持清潔,幫低年級學童切盤內的食物,確保學生午餐至少吃一半以上(很多小孩看到東西不合胃口就拒吃,或直接拿去倒垃圾桶)。其他人則在足球場、操場和溜滑梯旁,監視學生們的活動狀況,避免危險動作、言語肢體霸凌,還有意外發生時的急救等等。

從做中學:管理問題學生,處理意外傷病

第一天上班,我被派到操場中央的位置。因為是新臉孔又是學校沒有的東方人,很多學生好奇地來圍觀,還有不少學生直接問我是不是 Mia 的媽媽?我說不是,孩子們還很堅持的說,「可是妳跟她長得很像!」這下換我好奇了,「Mia 是哪一個? 你們找她來給我看看。」果然 Mia 是學校少數的中國孩子之一──大概只要是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,這些孩子就覺得很像了吧?!

這個工作沒有職前訓練,也沒有 SOP,只能從做中學。雖然大部分的時候只需要用溫和堅定的態度與與孩子們相處,以身為母親的常識與危機意識來判斷要不要制止某些言語和行為,然而孩子考驗我理智與耐心的情況也不少,遇到學校裡頑劣的問題學生,秀才遇到兵屢勸不聽,也只能寫紅單了事。所謂紅單就是一張巴掌大的紙,記錄某某不聽勸告的行為,以便上報導師或校長,而我寫紅單的數量,讓我在同事之間,贏得「紅單女王」的暱稱。

學校裡大部分的孩子們都很可愛,但是每個班級都有那麼幾個特別頑劣難搞的學生。在課堂內還勉強聽導師和助教的話,到了午餐時間,他們就像剛從籠子裡放出來的猛獸,到處狂奔製造事端,對 Midday 們沒有一絲尊重。剛開始這些學生看我是新人,又是刻板印象中溫順的東方人,不是不把我看在眼中,就是故意找事端鬧我:假裝說中文或比劃功夫,或是分不清中文和日文的對我說孔泥幾哇。

這些最大不過 11 歲的孩子自以為見多識廣,自以為這樣會讓他們在友伴中顯得很酷,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,我比其他許多資深的 Midday 還要嚴格,歧視言行一律送校長室,這雖然沒有杜絕類似的言行,但是已經足夠讓他們知道,任何越矩的行為都會有後果。

雖然每天都會碰上幾個「具有挑戰性」的孩子,但是我知道這並不是孩子本身的錯;這些學生通常來自問題家庭,父母本身言行就做了不良示範。他們的班導和年級主任也相當頭痛,但是在有限的資源和人力,家長又不配合的情況下,只能靠全體教職員的合作,確保這些小孩不會霸凌或影響到其他孩子。 

這份工作最具有挑戰性的地方也就在這裡──孩子出現越矩或挑釁行為時,我必須保持冷靜,克制自己的情緒,用簡單易懂的語句制止並說明原因。孩子們彼此有糾紛時,我得聽完雙方對事件的敘述後,找出一個公平的處理方式。偶爾碰上打架,我兼當人肉調停機,衝進兩個(或一群)小孩中把他們分開(但是要小心不能有非必要的肢體接觸,以免被學生家長誣告處理不當或違反兒童保護法)。 

除此之外,孩子意外受傷的第一線處理也在我們的工作範圍內。雖然大部分時間都是無關緊要的小傷小痛,但是偶爾也會遇到嚴重的狀況,比如食物過敏、氣喘發作和重大外傷。某次一個男孩撞傷頭,當場血流如注,同事怕血不知如何是好,我拿出口袋裡的面紙壓在傷口上止血,從操場最遠的角落一路壓著到急救點(First Aids Point,學校沒有保健室,只有急救箱),交給受過急救訓練的同事後續處理。意外發生的當下我並不驚慌,移交之後看見滿手鮮血才覺得有點怕,所幸男孩沒有大礙,隔天又活蹦亂跳的出現在校園裡,讓我和同事們鬆了一口氣。 

這份工作雖然層級不高,但是從觀察師生互動當中,我學到了很多對小孩說話的實用語句,也從課堂上偷師了不少管理小孩的技巧。除此之外,對我來說最特別也最珍貴的,是與 10 幾個穆斯林同事相處的經驗。在此之前,我雖然在其他工作或義工活動與穆斯林女性共事過,但是身為一個 team 裡唯一的一個非穆斯林,這還是頭一次。

※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,原標題為《 【英國小學 Midday 紀實】再簡單的工作都有學問──想錄取,你得先答對這題》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

更多換日線文章
瑞典宜家求職記── 25 道求職面試「基本必考題」
永遠做最好期待、最壞準備──給職場新鮮人的三個建議

作者簡介:

陳怡潔,台北市出生長大,16 歲看了 Before Sunrise(愛在黎明破曉時)從此愛上歐洲,日夜夢想搭火車環遊歐洲各國。中央大學法文系畢業,倫敦大學學院歐洲文化碩士。移居倫敦十五年,對這個城市仍然充滿熱情與好奇。現職一個法國人的太太,兩個跨文化小孩的媽媽,兼職小學導護老師,和不定期夜班部落客。

更多Yahoo論壇文章
被戳破的華府真相,台灣可以不面對嗎?
共機升高擾台頻率,對美台打消耗戰
提了名又不挺 誰還敢相信民進黨?
監委提名成為「走鐘」的政治騙局
免試攏是假 還不是在拚會考

今日推薦影音

______________

【Yahoo論壇】係網友、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,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,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>>> 投稿去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
June 24, 2020 at 06:00AM
https://ift.tt/3g3K4IH

再簡單的工作都有學問──想錄取,你得先答對這題 - Yahoo奇摩新聞

https://ift.tt/2UTGmco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